近日,从江苏省镇江市质监局获悉,镇江市将全面实施一瓶一码的气瓶监管模式,条码成为了气瓶的“身份证”。
气瓶是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宾馆(饭店)等人员聚集场所广泛使用的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较大的压力容器。气瓶的制造、使用、运输、充装和经销等环节都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部分气瓶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充装检验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导致充装报废瓶、过期瓶、翻新废旧气瓶不执行充装前后检查制度,安全保护装置失灵失效或缺失,安全设施不到位;个别燃气经销点和个体小贩无证照经营,消防手续不齐全,私自倒气等现象时有发生,气瓶安全事故频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江苏省、镇江市安委会将气瓶安全专项整治列入2010年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重要内容。据统计,镇江市在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有43万只,强化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条码管理有利于规范气瓶登记、充装、检验、使用行为,分清责任,增强可追溯性。因为,条码的号段是以充装单位为编码组的,条码的安装是由检验单位负责的,一旦发现违规充装、检验和使用报废钢瓶、翻新钢瓶,很容易就能查找到相关责任单位。此外,实施条码管理可以提高气瓶登记工作有效性,规范充装前、后检查行为,增强充装记录的真实性。镇江质监局要求全市各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于今年7月1日前必须全面实施条码管理。此外,该局也将严格规范充装行为,严厉打击违规充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