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检验 GB/T 14258-2003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IEC 154162000《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检验规范——线性符号》(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Bar code print quality test specifications—Linear symbols)

 

为了增进本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在采用ISO/IEC 15416时对原标准的内容作了一定的修改。在附录A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IEC 15416 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在附录B中给出了主要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代替GB/T 14258—1993《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延用GB/T 14258—1993的标准名称。本标准与GB/T 14258—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采用扫描反射率曲线分析法和条码符号质量分级法取代了传统的检测条/空尺寸偏差和条/空反射率的方法,对条码符号的印制质量进行评价;
    ——
缺陷度取代了外观检测项目;
    ——
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取代了/空反射率印刷对比度检测项目;
    ——
可译码度取代了/空尺寸偏差检测项目;
    ——
取消了条高数字、字母尺寸校验码放大系数印刷厚度印刷位置检测项目;
    ——
增加了条码符号标准、应用标准或规范对扫描反射率曲线的附加要求检测项目;
    ——
增加了条码符号标准、应用标准或规范规定对条码符号整体的附加要求检测项目;
    ——
被检样品一条中,增加了被检条码符号的状态应尽可能和被检条码符号的扫描识读状态一致。的说明。

 

本标准的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其他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秋科、刘伟、熊立勇、黄燕滨、吴海连、丁炜。

 

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这是第一次修订。